
在4月28日氫能大咖分享匯——西部氫能發(fā)展研討會上,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科技)研發(fā)工程師李明先生與大家分享了《高壓車載儲氫技術難點與成本控制》,報告指出目前制約高壓車載儲氫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以下幾點:
1、 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不足
比如全纏繞儲氫瓶所用的碳纖維,近兩年國外進口碳纖維在國內可銷售數(shù)量低,基本處于限制出口的狀態(tài)。所以,近期行業(yè)受限于高性能碳纖維的短缺以及隨之而來的成本上漲。國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廠家也開始加快研發(fā)、提升產能,很快便可突破這一瓶頸。但目前主要的核心零部件諸如瓶閥等,仍需要依賴進口。
2、 核心原材料及關鍵零部件急需國產化
考慮到核心原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的短缺可能會帶來大幅影響,國內想要突破這一瓶頸,相關企業(yè)需要加快研發(fā)腳步,開發(fā)設計出可以適應國內儲氫氣瓶生產所使用的材料零件,助力國內氫能儲運技術快速發(fā)展。
3、 儲氫瓶內膽成型效率有待提高
國內氣瓶內膽成型的主要加工方式效率較低,產能受限。隨著今年國內氫能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每年所需的儲氫氣瓶數(shù)量也逐年提升,需要考慮現(xiàn)有產能是否可以滿足逐年上漲的市場需求。
4、 70MPa三型車載儲氫氣瓶輕量化
大容積、輕量化、高壓力、低成本、高效率的復合材料儲氫氣瓶仍是主要的研發(fā)方向。
5、 70MPa-IV型車載儲氫氣瓶一致性問題有待解決
儲氫瓶壓力越大,意味著同等容積下能夠儲存的氫氣越多,這有助于提高氫燃料汽車的續(xù)航里程提升,更制約著氫能乘用車的發(fā)展。目前,中材科技已率先突破70MPa儲氫瓶的生產技術,將主要應用于乘用車場景。
6、 檢驗檢測裝備與技術有待提升
目前,已經有著較為完備的氣瓶檢驗檢測方法和標準,但對市場應用方面的檢驗檢測方法仍有很多地方亟待改進。
其次,李明先生還提到,中材科技對拉深工藝會降低產品疲勞壽命問題進行了大量實驗研究,對不同的廠家合金鋼材料經拉深工藝制備的纏繞氣瓶進行疲勞性能研究,以保證氣瓶內膽的一致性;同時,對于某些容積或外徑較大的產品,采用多種金屬成型工藝相結合的方式,保證產品性能的同時,又能提高生產效率。在碳纖維選型方面,多維度測試國內外各家碳纖維性能,結合相關工藝環(huán)節(jié)要求,評價國內外各廠家碳纖維性能,最終確定各類纖維纏繞成型和固化工藝要求,逐步實現(xiàn)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于2004年由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yè)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的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深耕復合材料壓力容器領域近20年,致力于成為全球復合材料氣體儲運第一供應商。以車載CNG氣瓶、車載LNG氣瓶、燃料電池氫氣瓶及系統(tǒng)、工業(yè)氣瓶、移動式氣體儲運裝備和加氫站用固定式儲運裝備為主營業(yè)務。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氣體儲運、醫(yī)療、工業(yè)、無人機及特種裝備等多個領域。
中材科技在旋壓成型生產線、板式拉伸生產線、調質生產線、復合材料成型生產線等核心工序的生產設備均采用國際知名設備廠商的產品,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加工精度和一致性,提高產品安全性。
目前中材科技擁有蘇州、成都、九江三個氣瓶制造基地,各類氣瓶年產能共計可達70萬只。